聽,見芬蘭
陳瀅仙 著
<<「畫」重點>>
*芬蘭古老五弦樂器「岡德雷琴」(kantele)。
*Marimekko
*Nokia、Santa Claus Village、Angry Birda
*史詩《卡勒瓦拉》(The Kalevala):Sampo銀行(聚寶盆)、卡勒瓦拉日(228)
*白教堂(Helsingin tuomiokirkko)、西貝流士紀念公園(Sibelius Monument)、岩石教堂(Temppeliaukio Church)
*鑲嵌在台灣文化的「微笑」是禮數、尊重與善意....芬蘭人雖不微笑,卻非不友善....。
*芬蘭,一個沒有流浪狗的國家。
*「占領赫爾辛基」活動,沒有大聲公,沒有聲嘶力竭,只有標語與一片寧靜。...台灣的社運需要吼得激動,是否因為當權者的充耳不聞呢?
*芬蘭公民角色,倡議自己所信仰的價值,審視現況並提出檢討。
*季節交迭,讓芬蘭人每一年都得面對失去,一年後又能有新的開始。大自然無情的變換,雖然殘酷,換個角度想,或許是另一種恩賜。
*仰望著天空,天空有時像一片藍得無邊無際的海,白雲就像少女不小心遺落的薄紗,飄啊飄地落在這一片放肆的湛藍中。
*人的視網膜可以分辨兩千多種色彩。
*那一種無以名喻的舒適感,不是由高所得帶來的物質所堆砌,而是生活中感覺到的價值--「被信任」、「被尊重」。
*同性戀候選人的政見,將帶給芬蘭社會更多人性的想法與建設。
*芬蘭的「設計」是融入生活、融入需求、解決問題的一種態度。
*為什麼芬蘭不見「長得一樣」的東西?
*魯內柏格(J.L.Runebeg,1804-1877),芬蘭詩人,芬蘭國歌《我們的國家》(Maamme)作詞者。
*教育的「純粹」,是來自學校這些教育工作者的熱情與付出。
*「學習」比什麼事情都來的要緊。
*「教育」在芬蘭就如同服務業般,為每個人量身訂作。
*日本聲學大師豐田泰久(Yasuhisa Toyota)設計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、東京三多利音樂廳。
*芬蘭政府為每個人灌注一樣的資源,從小開始培養每個人對藝術的愛好和參與藝文活動的習慣。
*西貝流士生日,12月8日音樂日。
*芬蘭政府、音樂中心和音樂表演團體的「用心」,是對每個人的照顧與投入,依但發現某些人的需求,政府資源就自動轉動起來,去關注那些角落。
*一個人若能從小培養與「美」的事物靠近的能力,反而能萃取出一種生活的彈性與想像力。這種長期累積的美感,無法被任何考試所取代。
*「為社會每個人設計」的多元關懷。
*拉脫維亞民謠樂器夸克勒琴(kokle)。
*透過耳朵來摸索音樂。study by ear。
*瑞典民謠提琴尼可哈巴琴。
*學習民謠,必須多聽過去的錄音,多閱讀相關研究與史料,再來才是自己的詮釋與即興,譜只是輔助。
*悠亦可琴(Jouhikko)。
*一個進步的都市不是每個人都擁有車,而是人民願意使用大眾運輸或騎單車。
*現有的文獻裡去思考這個樂器的即興演出,以及冥想式的音樂,那些古老的故事、音樂結構、詩以及樂器,對我來說都充滿了力量,引領我去尋求我的根源。
*即興,是在腦中沒有任何預設、視覺沒有任何憑藉的狀態下進行。
*上萬個教學資源,管理方法竟是建立在對學生的「信任」上。
*學生在課堂當中都是平等的。他們參與課程是為了改善與增進能力。每個人能力的起點都不一樣,課程結束的時候也會停在不同的點上。
*知識在戶外空間被傳授,經驗用五感去累積,而不是在教室裡紙上談兵。
*芬蘭的音樂成就,並非僅是演奏技術的精進,而是厚實的閱讀力與思考力帶動了音樂家更深層的詮釋。
*重金屬搖滾妖怪樂團Lordi《搖滾哈雷路亞Hard rock Hallelujah》,2006年「歐洲視野」歌唱比賽冠軍。
<<「話」重點>>
近幾年來,芬蘭教育在台灣火熱,因為2006年的PISA(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)評比中,芬蘭獲得自然科學領域第一,數學及閱讀第二的亮眼成績。這個人口只有五百多萬人的北歐國家,成為了大家矚目的焦點。
作者是芬蘭「西貝流士音樂學院」民謠系的交換生,從她在芬蘭的音樂學習經驗中,看到了芬蘭人尊重每個人的獨一無二教育理念,這種文化衝擊的體驗,讓作者形容為「就像國小打躲避球被砸在身上般的震撼」!
反思在台灣的音樂學習歷程,無論是學校教育的正規課程或是坊間學習樂器的個別課程,似乎沒有讓學生真實的體驗、感受到音樂帶給每個人的生活感知,反而將樂理、技巧的學習擺在前位。不過,台灣的歷史、民族定位,也讓音樂的存在多了一點缺乏屬於「自我」感。提到台灣的樂器,要說是原住民樂器、還是國樂器,對於現在的孩童都很有「距離感」,雖然他們比起十幾年前的孩子,有更多的人學習樂器,但是大多數還是西洋樂器。因此,從音樂的角度來談起,要如同芬蘭人一般真是並定位自我的文化而言,還是有相對的困難處。
不過,音樂仍是一種能傳遞訊息、情感的最佳媒介,無論是世界音樂、古典、傳統、流行...等,都能給人不同的感動。
透過本書,也讓我審視自己對音樂教育、音樂教學、音樂學習的想法。